楊樹在歷史上一直作為基本樹種用于我國北方的城鄉綠化。近年來,楊樹之外的其他樹種在城鄉造林綠化所占比例明顯提升,但仍然未改變楊樹優勢的事實。
楊樹“霸占地區”一覽(部分)
1. 宿遷
從1976年引種意楊開始,再到2001年起開展十年楊樹產業年活動,楊樹在宿遷發展40年。現在全市楊樹成片林200多萬畝,總株數超過1億株。
2. 連云港贛榆區
據2009年江蘇省二類調查統計,贛榆喬木林面積按優勢樹種(組)所占比重依次為:楊樹占喬木林面積的92.27%,黑松占0.71%,板栗占0.54%,女貞占0.52%,其他樹種所占比重均小于0.50%。
3. 黃淮地區
黃淮地區楊樹占比超7成,大范圍砍伐楊樹會讓許多城市的森林覆蓋率銳減,對生態和農業造成的損失將不可估計。
楊樹作為生態樹種的利弊
楊樹雌株飄絮十天半個月,其發揮生態作用至少十個月。楊樹是生態功臣,不能因為短時間飄絮問題而否定其生態、經濟和社會價值。
楊樹速生豐產,綠量大,固碳效果好,在保持水土、防止干熱風,以及確保農業穩產高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是好的農田林網和護路護堤樹種,全部砍伐將引發一系列生態問題。
目前可以說,在北方的絕大多數地方,沒有楊樹的北方,將是“光頭強”,炎炎盛夏,沒有陰涼;冬春季節,風沙會重新登場。
新規出臺,替代樹種出現
有的地方以優良雄性楊樹逐漸取代雌性楊樹,但存在的問題是,部分微小型苗圃在繁殖楊樹苗時,不使用林業部門推薦的無絮雄性楊,還是自育自賣有絮楊樹,導致飛絮困擾始終無法得到根除。
因此,在全國各地陸續出臺的“樹種更新措施”中,楊樹不再作為綠化樹種的主流,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更為優良的樹種。
1、雄安新區
《雄安新區街道樹種選擇與種植設計導則》中,推薦了20個骨干行道樹種,其中,銀杏、栓皮櫟、國槐、欒樹、元寶楓等鄉土樹種占17個。楊樹柳樹雖名列其中,但是排名順序遠在16名之外。
2、南京
2018年初,南京市下發了《南京市綠化資源彩色化珍貴化效益化提升工作實施方案》。根據計劃,2018年南京主城全面啟動楊樹更新改造計劃;2019年基本完成主城區楊樹更新改造任務;2020年在南京城市外圍,由近到遠實施改造楊樹、限制法桐。
3、合肥
從2012年開始,合肥市新建綠化項目已停止栽植楊樹,目前合肥主城區楊樹數量占比不到綠化喬木的1%,成為幾乎不受飛絮困擾的城市。
4、鄭州
近幾年,鄭州市新實施的造林綠化工程,有意識地減少或不選用楊樹柳樹作為造林綠化樹種,尤其是在城區及其周邊,明確禁止選用楊樹柳樹苗木。
5、徐州
近幾年,徐州市有計劃改造楊樹更新改造,2019年以來,全市楊樹的更新面積超過30萬畝。
6、宿遷
2015年11月,宿遷市出臺了《全市楊樹更新改造工作實施方案》,啟動為期5年的“楊樹更新改造年”活動。2017年宿遷市政府再次下發《全市今秋明春農村綠化造林暨楊樹更新改造工作方案》。
7、淮安
從2015到2017年,淮安市累計推廣栽植不飄絮的楊樹苗120萬株。2020春季植樹造林中,楊樹占比不到2成。
8、臨沂
從2010年開始,臨沂市就針對減少飄絮的方法及防治進行了研究實驗,沂南縣依據自然資規〔2019〕1號)》文件,下發通知:永久基本農田不得種植楊樹、桉樹、構樹等林木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雄安新區樹種的使用方向,基本代表了我國未來北方造林綠化樹種的使用方向,這意味著以下提到的樹種,未來市場前景不容小覷。
2019年雄安新區植樹指定的主干喬木樹種
1、常綠喬木:
白皮松、油松、華山松、側柏、圓柏
2、落葉喬木:
喬木:銀杏、玉蘭、望春玉蘭、雜交馬褂木、栓皮櫟、北美鵝掌楸、懸鈴木、杜仲、金葉榆、小葉樸、桑樹、楓楊、核桃、槲樹、蒙椴、糠椴、旱柳、絳柳、饅頭柳、柿樹、君遷子、櫻花、李、紫葉稠李、杏、杜梨、皂莢、國槐、紅花刺槐、香花槐、桂香柳、毛梾木、絲綿木、棗樹、欒樹、合歡、七葉樹、復葉槭、元寶楓、五角楓、千頭椿、楝樹、絨毛白蠟、小葉洋白蠟、流蘇樹、楸樹、梓樹、黃金樹、暴馬丁香、黃連木等。

(人民雄安網雄安早知道發布“千年秀林樹種之栓皮櫟”)
小喬木:二喬玉蘭、紫葉李、海棠類、山荊子、山楂、梅、山杏、蘋果、桃、櫻桃、山桃、梨、石榴、茶條槭、黃櫨、文冠果、紫薇、紫葉矮櫻等。
在這之中已經沒有楊樹的身影,相信在不久的未來,楊樹不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困擾。楊樹的逐步“消失”,也意味著我國的園林綠化造林樹種從單一化走向多樣化,未來的園林生態必然會更加穩定平衡,人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美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