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6/1992年nba选秀/皇马vs马竞/欧冠杯赛程比分

聯系我們  CONTACT US

服務熱線:182-3988-8828

地址:河南省靈寶市建設路二街坊404號

產品詳情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頁 > 迎春花苗木

迎春花苗木

更新時間:2017-03-01    瀏覽次數:644次

迎春花苗木

迎春花學名/拉丁名:Jasminum nudirlorum 
英文名字:Winter Jasmine 中文別名:迎春花,金腰帶,串串金,常綠藤狀灌木、迎春柳
界: 植物界/Plantae
門: 被子植物門/Magnoliophyta
綱: 雙子葉植物綱/Magnoliopsida
目: 唇形目/Lamiales
科: 木犀科/Oleaceae
屬: 茉莉花屬/素馨屬/Jasminum

 迎春花又名金梅、金腰帶、小黃花,系木犀科落葉灌木,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,花后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,它與梅花、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“雪中四友”,是我國名貴花卉之一。迎春花不僅花色端在秀麗,氣質非凡,而且具有不畏寒威,不擇風土,適應性強的特點,歷來為人們所喜愛。
形態特征  葉灌木,枝條細長,呈拱形下垂生長,長可達2m以上。側枝健壯,四棱形,綠色。三出復葉對生,長2—3cm,小葉卵狀橢圓形,表面光滑,全緣。花單生于葉腋間,花冠高腳杯狀,鮮黃色,頂端6裂,或成復瓣。花期3-5月,可持續50天之久。
生態習性   喜光,稍耐陰,略耐寒,怕澇,在華北地區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,要求溫暖而濕潤的氣候,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 質土,在酸性土中生長旺盛,堿性土中生長不良。根部萌發力強。枝條著地部分極易生根。
繁殖方法 
   多用扦插。選1年生枝條,剪成15cm長,在整好的苗床內灌透水,水滲后即可扦插。也可干插,即在整好的苗床內扦插后灌透水。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進行。生根后分栽,亦可分株或壓條繁殖。
栽培與造型 
  迎春在1年生枝條上形成花芽,第二年春季開花,因此在每年花謝后應對所有花枝短剪,促使長出更多的側枝,增加著花量,同時加強肥水管理。
高干迎春的培育  
 可選胸徑2cm以上的水臘苗,早春萌動時在lm處或選一定的高度進行腹接。采當年生迎春枝長8—l0cm作接穗,進行嫁接。接后用薄膜綁緊,套塑料袋,成活抽枝后逐漸將袋撕破透氣放風煉苗,并摘心促抽側枝,培育冠形。
適生范圍  
  原產我國華南和西南的亞熱帶地區,南方栽培極為普遍,華北、河南均可生長,鄢陵全縣均有栽培生產。
園林用途  
 迎春枝條披垂,早春先花后葉,花色金黃,葉叢翠綠,園林中宜配置在湖邊、溪畔、橋頭、墻隅或在草坪、林緣、坡地。房周圍也可栽植,可供早春觀花。花、葉、嫩枝均可入藥。
產地分布
  原產于我國北方,主要分布在華北、遼寧、陜西、山東等省。迎春花較耐寒,喜陽光,耐旱但不耐澇。繁殖以分株、壓條、扦插為主。多用來布置花壇,點綴庭院,是重要的早春花木。 各地常有栽培,供觀賞;我國中部和北部各省也有分布。 
   葉入藥,消腫解毒,治腫痛惡瘡,躍打損傷;花能解熱利尿,治發熱頭痛,小便熱痛。葉和根均含丁香苷和迎春花苷。 用扦插或壓條繁殖。
【藥用價值】別名:小黃花、金腰帶(《群芳譜》),(《滇志》),黃梅(《植物學大辭典》),清明花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。
來源:木犀科茉莉花屬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.,以葉及花入藥。春季采花,夏季采葉。鮮用或曬干。
采集:2~4月收采,烘干。
性味歸經: 
葉:苦,平。花:甘、澀,平。
功能主治: 
 葉:解毒消腫,止血,止痛。用于跌打損傷,外傷出血,口腔炎,癰癤腫毒,外陰瘙癢。
  花:清熱利尿,解毒。用于發熱頭痛,小便熱痛,下肢潰瘍。
用法用量:   葉:2~3錢。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坐浴。
 花:1~3錢。外用研粉,調麻油搽敷患處。
摘錄于: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【繁殖栽培】
       以扦插為主,也可用壓條、分株繁殖。扦插,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進行,剪取半木質化的枝條12-15厘米長,插入沙土中,保持濕潤,約15天生根。壓條,將較長的枝條淺埋于沙土中,不必刻傷,40-50天后生根,翌年春季與母株分離移栽。分株,可在春季芽萌動時進行。春季移植時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,需帶宿土。在生長過程中,注意土壤不能積水和過分干旱,開花前后適當施肥2-3次。秋、冬季應修剪整形,保持株新花多。病蟲害常發生葉斑病和枯枝病,可用50%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。蟲害有蚜蟲和大蓑蛾危害,用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。
    迎春花,喜溫暖亦耐寒,在北京及其以南地區都可在室外安全越冬,既可地栽又可盆植。北京以北只能盆植,于-5℃時移入低溫室(5~10℃)越冬,迎春的花期受氣溫影響,從南到北先后于1月下旬至4月開放。如欲春節開花,可根據花蕾的大小于節前2~3周將其移入12~16℃、陽光充足的室內,距電視機、空調機2米以上,用與室溫相近溫度的水3天澆1次,并常向枝葉噴水,如節前1周仍未開花,可將室溫提至20℃,開花后室溫則宜控制在15℃以下,可開30~40天。 
【鑒定區分】
  迎春和連翹同屬木犀科落葉灌木,在我國各地廣泛栽培;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,在相近的時間開花,花黃色,先開花后長葉,因此,很多人并不能很好的區分這兩種植物。
其實,他們的區別是明顯的:
1)迎春老枝灰褐色,小枝四棱狀,細長,呈拱形生長,綠色。葉全為三出復葉,呈十字形對稱生長,葉片較小,卵狀橢圓形,全緣,先端狹而突尖。花單生、黃色,高腳碟狀,著生于頭年生枝條的葉腋間。而連翹枝條為圓形,小枝淺褐色,莖內中空,常下垂,葉片較大,形至長橢圓形,上半部分有整齊的鋸齒,下半部分全緣。單葉或3葉對生,其中頂葉較大,兩側葉小。花金黃色,花瓣較寬。
2)迎春的小枝綠色,而連翹的小枝顏色較深,一般為淺褐色;
3)迎春花的花每朵有6枚瓣片,連翹只有4枚;
4)迎春花很少結實,連翹花結實。 
迎春怎樣才能多開花? 
  迎春花能在早春料峭的寒風中綻出一串串金黃色的小花,如璀璨的金星綴滿枝頭,給冷漠的早春帶來一派盎然的春意,初夏時節,綠葉蔥蔥,枝條婆娑瀟灑,四時可觀,因此受到普遍歡迎,被人們廣為栽培。 
  此花的繁殖比較容易,使用分株、壓條、扦插都可以。分株宜在春季展葉前進行。其葉枝條著地都會產生不定根,所以在生長季將枝壓入土中并加以固定,不必刻傷,一般都能發出生命力旺盛的嫩枝。用扦插法也很容易成活,只需取半木質化嫩枝10厘米左右,插入砂或土中,保持濕潤,經過2周就可生根。在早春和梅雨季節,還可選取姿態較好的老枝進行扦插,成活后,稍加綁扎修剪,就可成為一株頗有古意的小盆景。
  迎春花生長旺盛,適應性強,耐寒也耐旱,但伯水澇,喜陽也稍耐明,不難栽培。但要取得著花繁密的效果,則需要進行比較科學合理的養護。首先,要進行必要的修剪,迎春的花朵多集中在一年的枝條上,二年生枝著花較少,所以每年花后要對花枝進行重截,只留基部3-4個芽,弱枝還應少留。當新梢長到一定長度時,根據盆株大小和株形的相稱程度進行摘心,或反復短裁,以促進分枝,7月中旬以后一般不再短截,這樣可達到抑制新梢旺盛生長,有利新梢充實和花芽的形成。而且經過多次短截之后,可以避免枝條冗長,省去盤扎的麻煩。
  春天花后要修剪,并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或基肥,并在生長季每隔半月施一次糞肥。再記住在生長后期增施些磷、鉀肥,這樣才能在修剪后,促進多發壯枝。日常管理,土壤以保持濕潤偏于為主,不干不澆,氣候干燥時,可迢當績水增加濕度,雨后要防止盆中積水。在夏季烈口當頭出現高溫時,將它移至半陰處,則更有利其生長。春節前后,將其連盆移入溫室或塑料大棚中,室溫保持15℃左右,約15天就可見花。
迎春花的栽種,用盆與養護?
    栽種與用盆 
    迎春適應性強,喜光、耐寒、耐旱、耐堿、怕澇,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微酸、中性、微堿性土壤中都能生長,但在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壤中生長最好。栽種一般在花凋后或9月中旬進行。如欲培養成提根式,可在栽種時把根適當提高一些,但一次不要提得太高,否則對生長不利。因為迎春花是黃色的,栽種時宜選用淡藍、紫紅、黑色的盆缽,使盆缽和花的顏色相協調。如果栽培得法,它將春天黃花滿枝,夏秋綠葉舒展,冬天翠蔓婆娑,四季都充滿春意。     養護管理 
    (1)場地。剛栽種或剛換盆的迎春,先澆透水,置于蔽蔭處10天左右,再放到半陰半陽處;養護一周,然后放置陽光充足、通風良好、比較濕潤的地方養護。在冬天,南方只要把種迎春的盆缽埋入背風向陽處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,在北方應于初冬移入低溫(5℃左右)室內越冬。欲令迎春提前開花,可適時移入中溫或高溫向陽室內,如放置13℃左右室內向陽處,每日向枝干葉噴清水1~2次,20天左右即可開花;如置于20℃左右室內向陽處,lo天左右就可開花。開花后,室溫保持在8℃左右,并注意不要讓風對其直吹,可延長花期。花開后,室溫越高,花凋謝越快。
    (2)澆水。迎春喜濕潤,尤其在炎熱的夏季,除每日上午澆一次水外,在下午還應適當澆水。為保持小環境濕度,應經常向地面噴水。迎春怕盆內積水,在梅雨季節,連續降雨時,應把盆放倒或移至不受雨淋處。冬季氣溫低,水分蒸發少,應少澆水。
    (3)施肥。栽種迎春時,應在盆缽底部放幾塊動物蹄片作基肥。在迎春生長期,要每月施1~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。7~8月份是迎春花芽分化期,應施含磷較多的液肥,以利花芽的形成。如在開花前期,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,可使花色艷麗并延長花期。 
   (4)整形。迎春花萌發力強,在生長期間要經常摘心,剪除或剪短某些枝條,才能保持樹形。花凋后應把枝條剪短,一般僅留2~3個芽,主枝可適當多留幾個芽,新枝生出后,如養護得當,花蕾叢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