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青蒿-原植物一年生草本;植株有香氣。一些地方也叫牛尿蒿。主根單一,垂直,側根少。莖單生,高30—150厘米,上部多分枝,幼時綠色,有縱紋,下部稍木質化,纖細,無毛。葉兩面青綠色或淡綠色,無毛;基生葉與莖下部葉三回櫛齒狀羽狀分裂,有長葉 柄,花期葉凋謝;中部葉長圓形、長圓狀卵形或橢圓形,長5—15厘米,寬2—5.5厘米 ,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,第一回全裂,每側有裂片4—6枚,裂片長圓形,基部楔形,每 裂片具多枚長三角形的櫛齒或為細小、略呈線狀披針形的小裂片,先端銳尖,兩側常有1 —3枚小裂齒或無裂齒,中軸與裂片羽軸常有小鋸齒,葉柄長0.5—1厘米,基部有小形 半抱莖的假托葉;上部葉與苞片葉一(至二)回櫛齒狀羽狀分裂,無柄。頭狀花序半球形 或近半球形,直徑3.5—4毫米,具短梗,下垂,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,在分枝上排成穗 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,并在莖上組成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;總苞片3—4層,外層總苞片 狹小,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背面綠色,無毛,有細小白點,邊緣寬膜質,中層總苞片 稍大,寬卵形或長卵形,邊寬膜質,內層總苞片半膜質或膜質,頂端圓;花序托球形; 花淡黃色;雌花10—20朵,花冠狹管狀,檐部具2裂齒,花柱伸出花冠管外,先端2叉, 叉端尖;兩性花30—40朵,孕育或中間若干朵不孕育,花冠管狀,花藥線形,上端附屬 物尖,長三角形,基部圓鈍,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于花冠,頂端2叉,叉端截形,有睫 毛。瘦果長圓形至橢圓形。花果期6—9月。
栽培技術基本要求
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為菊科艾屬植物黃花蒿。株高40-150厘米以上,全生育期 120天左右。喜濕潤、忌干旱,怕漬水,光照要求充足現將其生產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:
幼苗假植
應選擇水源充足的田塊,起廂種植。要求廂面寬1.2米,假植規格株行距為10-15厘 米。假植后加強肥水管理。可用腐熟人糞尿或畝用復合肥5公斤沖糞水淋施,做到勤施薄 施。大約假植18-20天左右(氣溫低時約需25-30天)當植株生長到10-15厘米時,即可 移至大田種植。
本田應選擇水源有保證,能排能灌的田塊。經深翻梨耙、碎土。每畝施腐熟農家肥 或土雜肥2000-2500斤,磷肥50-60斤作基肥。開溝起廂種植。起廂規格為:寬1.2米 ,溝寬0.4米,溝深0.2-0.5米,每廂種二行,株行距為0.8×0.8米。
適時移栽
當假植苗達到10-15厘米時進行移栽,移栽時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。栽后淋足 定根水。可合理密植,畝植1000株左右。
田間管理
移栽后應加強田間管理。做到科學施肥,合理排灌。可分三個階段施肥。第一階段 :移栽一個星期左右輕施復合肥或農家肥。畝用復合肥10-15斤或用0.3%的復合肥水淋 施。第二階段:移栽后15-20天,每畝開穴施復合肥35斤左右或腐熟農家肥,施肥后進 行復土。第三階段:移栽35-45天后畝施50斤復合肥或農家肥,結合培土。大田種植要 防漬水,在雨季注重排除漬水,干旱時要及時灌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