栓樹櫟栓樹皮
更新時間:2016-06-02 瀏覽次數:673次
栓樹皮每塊大約20cmX40cm,尺寸只是大概,樹皮的紋理不會長得這么正好。軟木俗稱栓皮,是剝自栓皮櫟樹的外層皮。
我國生產栓皮的樹種,主要是栓皮櫟。栓皮櫟是落葉喬木,高達25米,胸徑可達1米以上,主根發達,適應性強,適宜生長在土層濕潤而深厚的沙土地帶。栓皮櫟在我國分布較廣,黃河、長江和西江流域各省區均有分布。栓皮櫟的栓皮層比較發達,厚達10—50毫米,厚達80—100毫米,是我國當前好的栓皮樹種。
栓皮采剝
栓皮櫟生長到20年,胸徑達15厘米,栓皮厚度10毫米以上,便可開始采剝栓皮。樹干上的栓皮剝去后,還可生長出無裂隙、厚薄均勻的再生優質栓皮。栓皮一般5—9月剝取,但是以6、7、8三個月為好,因為這三個月生長旺盛,水分充足,樹液流動快,栓皮容易與韌皮層剝離。過早過晚采剝,栓皮都不易剝下來。采剝栓皮工具較簡單,主要工具是兩用鋸。采剝時,栓皮櫟樹的根部留15厘米高的皮,以防病蟲對樹木的侵害。用兩用鋸沿樹干周圍橫鋸一對口圓圈,在離地面115厘米處,再鋸一對口圓圈,上下兩圓圈之間,用鋸自上而下縱切一裂口,并用硬木楔或鐵鏟撬剝栓皮,使內、外皮分離,這樣邊撬邊剝,栓皮即成筒狀剝落。用同樣的方法,可以逐年向上采剝,直剝至樹干分枝處為止,但大枝條的栓皮厚達10毫米以上的,也可剝取。
目前多數地區采取一次剝取,即從地面以上15厘米到樹干及大枝條的栓皮全部剝下來,只要不剝傷韌皮,對樹木生長尚未發現不良影響。采剝下來的栓皮是初生栓皮,表面凹凸不平,溝槽很深。栓皮剝去后,在韌皮上又可長出新的栓皮來,即再生栓皮。再生栓皮平整、無裂紋,質量比初生皮好。栓皮剝去后,待再生栓皮厚度長到10毫米以上(栓皮櫟需10年或更長時間),即可再次剝取栓皮。如此下去,直到樹木老齡生長衰退為止,一般可剝栓皮10次左右。采剝下來的栓皮,刷去表面的苔蘚、雜質,趁濕展開,縱一張、橫一張交錯垛15—20層,上層壓重物3天,然后把壓平的栓皮放在露天曬干,6天即為成品,分級包裝后,放干燥通風處保存。